二、业务需求
H 航空作为国内领先的航空企业,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,取得的建设成效也较为显著,但在新的形势下又面临着新的业务需求。
(一)信息化发展
H 航空围绕“世界一流服务集成商”的发展目标,将信息化作为企业的五大发展战略之一,全面推动“营销、服务、运行、机务、管控、物流、基础、移动”八大领域信息化应用
建设,着力构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“协同运作,高效运行,资源配置”三大能力,实现了由“H 航信息化”向“信息化 H 航”的转变。为了更好地支撑业务发展的需要,H 航空构建了整合的六张网络应用架构,以支持全流程服务和一体化运营,如附图 2 所示。
附图 2 H 航空的网络应用架构
根据附图 2,这六张网络具体包括:
(1)客户网,面向客户,以电商平台为支撑。
(2)管控网,以 ERP(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,企业资源计划)为支撑。
(3)营销网,以运价和收益管理为核心。
(4)服务网,以 HCC(Hub Control Center,枢纽控制中心)和 CSM(Customer Service Management,服务管理体系)为主体。
(5)运行网,以 AOC(Airplane Operating Control,运行控制中心)和 MRO(Maintenance,Repair and Operations,维护、维修和运营)为主体。
(6)物流网,以物流新业务为主体。
(二)数据开发历程
在国内,依托国家民航局为背景的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(简称中航信)是所有民航数据的拥有者,该机构会随时通过 XML(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,可扩展标记语言)报文的方式把大量数据传输给航空公司。过去,这些半结构化数据并没有得到很好利用,各家航空公司耗资巨大的 IT 基础设施也只是个单纯的工具。如今,因为大数据技术的出现,使得这些数据变成了亟待开发的宝藏,IT 设施也成为发掘数据金矿的支撑平台,众多航空公司都将实时大数据服务作为战略管理重点纳入 IT 基础架构进行部署,予以高标准建设、大力度推进。
H 航空在数据利用上已经走过了 20 多年的发展历程。早在 2000 年,H 航空就开始着手数据报表的开发。2002 年,H 航信息中心就开发完成了基于 ASP(Active Server Page,动态服务器页面)的数据报告系统,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,并于 2007 年整合为 H 航商务数据中心。2009 年,H 航空开发了 H 航航线经营管理分析系统,并于 2012 年整合了 H 航商务数据中心和 Teradata 数据仓库,成为 H 航空新一代营销数据洞察系统,是当时中国民航最为先进的营销数据分析系统。在长期的运营中,H 航空的数据仓库积累了大量的旅客数据,这些数据涵盖了旅客在 H 航空进行的订座、购票、成行、投诉和服务等各个环节。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,H 航商务数据中心构建了大量的分析应用,初步建立了数据服务体系,为客户服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。2013 年,H 航空信息部数据中心成立了统一的数据产品部,启动了 H 航空大数据的全面建设,并制定了 H 航空大数据的三大战略:数据、技术和思维,为全面实现大数据的应用奠定了基础。2014 年,H 航空建设完成了高性能实时数据处理平台来处理订座,为获取大数据资源提供了可靠的来源。2015 年,H 航空建立大数据云平台,开始了大数据的全方位的实际应用。
(三)发展需求
H 航空作为全球的航空巨头,每日运营的航班量超过了 2 000 班次,其航线网络通达全球近 200 个国家和地区的 1 000 多个目的地,每年为全球近 8 000 万名旅客提供服务。随着业务的扩张,这样一个极为庞大的服务群体面临着十分棘手的两大痛点。
1. 业务痛点
在常规情况下,H 航空从中航信获得的是旅客的购票订座、值机离港等实时数据,其中,离港数据为 1 200 条/s,订座数据为 9 000 条/s。这样,每天的数据量可以达到 1 800 多万条,而这些数据全部是报文形式的,是非结构化数据,需要进行解析。按照传统的处理方式,这样的数据必须先入库再进行分析,通常需要数个小时,如此 H 航空就无法及时、准确地获知已出售的座位数以及航班离港的实时数据,导致场景应用不及时,从而使得从航班计划、收益管理、销售、运行保障一直到地面服务、客舱服务都难以得到可靠的决策支持。附图 3 为H 航空所面临的业务挑战。
附图 3 H 航空所面临的业务挑战
2. 系统痛点
系统痛点主要是从系统层面来看,关系复杂、难扩展、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,表现在订座、离港和电商三大平台之间相互割裂、无法融合,如附图 4 所示。
附图 4 H 航空面临的系统挑战
在传统条件下,H 航空的数据系统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从中航信获取数据:一是 eTerm(中航信开发的远程终端系统)仿真,以定时指令方式提取,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用配置资源多、数据非实时、稳定性差;二是中航信每日标准数据文件,以批量处理的方式获取,存在的问题是每日只提供一次,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新业务发展需要。
如何将中航信提供的实时数据应用于实时的决策和服务,是 H 航空曾经面临的重大难题,也是其加快大数据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重要源动力。